前文有说,车企自主品牌占据低端市场,但仍需防范外来品牌向低端市场的自上而下的突袭。“本土汽车品牌还绝不能懈怠。我熟悉的食品,化妆品,电器等行业均已上演了低端市场的大面积失守。外来品牌一旦完成利润较好的高端,中端市场控制后,会立刻开始推出自己的低端品牌,企图彻底占领市场,全面挤压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。就最近看到的广本“理念”东风日产“启辰”,上汽通用“宝骏”的诞生,正是这一策略在汽车业的试探性行动。”转前文
果不其然,今日看到一个专题,名为“1-7月自主品牌销量份额跌至新低”
其中表述了,前十大自主车企的销售,无一达标。
位列今年前7个月销量排名前十的十大自主品牌企业中,没有一家企业的目标完成率达到了58.3%的时间进度。在这十家企业中目标完成率与时间进度最为接近的是天津一汽 ,但也相差3.8个百分点,而目标完成率与时间进度相差最大的是 一汽轿车 ,竟相差30.5个百分点。
详细内容,我这里不多叙述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链接。
市场竞争固然残酷,然而市场机会仍然不断涌现。欧系技术领先,卓著品牌;美系舒适大气,个性品牌;日系经济实惠,品质品牌;韩系迎头赶上,塑造品牌。如何寻找适合的市场机会,打造中国的车企品牌?我认为是排在技术研发和品质保障之后的,中国车企第一要务。否则,只有在价格战的泥潭愈陷愈深,终不可自拔!
只有真正的品牌,才可以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。只有真正的品牌,可以创造更多的附加值。
品牌创造价值!慧目堂 周轩毅